光化学反应装置围绕完善监管制度
部署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规范和监督检查,全国共检查生产企业126家次、经营单位21.1万家次,发现问题724个。 组织蒙牛、伊利等10家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交流,切实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对北京、山西、河南等地10余家食品添加剂企业开展调研,了解生产工艺、配方组成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研究加强监管的工作措施。 部署茶叶农药残留专项整治,严格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监管,强化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对“一非两超”、掺假使假等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积极开展生产环节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研究提出8个方面监管措施。 继续抓好大型企业监管,分南北两个片区召开工作推进会。 指导地方继续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制度建设和日常监管,组织开展全国小作坊监管情况调查和经验交流。 围绕完善监管制度,全年共组织起草食品生产监管规章4个、规范性文件12个。 光化学反应装置组织开展食品生产许可工作质量监督检查和风险分级管理制度跟踪评估,推动制度落地。 围绕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发食品生产许可电子化管理系统、食品生产监督检查2个管理系统和相应数据库,推进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及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门户网站发布许可和监管相关信息,有效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推进行业自律和企业诚信。 加强食品生产监管培训,着力提升食品生产监管效能。 协调推进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修订,联合其他部门开展专项检查。 指导行业协会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清洁”行动,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件20余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各地综合运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手段强化监管,现场核查和监督检查总体水平有了新提升。